幻月劇評
隧道
如果有那麼一個瞬間,有那麼一個地點,有那麼一個契機,你穿越到了未來,你要如何重回你的時空,如何找回你的家人朋友,又要如何完成你尚未完成的事情呢?
先說說看到這部劇的契機吧!那個時候還不太看韓劇的我,偶然之間看到了這部韓劇在電視上播著,這個時候我媽媽跟我推薦一定要去看,照她的說法來說,這部真的很好看,然後看了電視上一些片段之後,我也有點被吸引住了,於是就決定好好地把這一部劇追完。
《隧道》,以真實韓國駭人聽聞,一直到近期才破案的連環殺人案改編,描述著男主角朴光浩,在調查著1986年的6起連續殺人案的過程中,在追捕兇手的過程時,通過了隧道來到了30年後的2016年,卻發現了在2016年,兇手似乎還是利用同樣的犯案手法還在持續殺人,也似乎已經完全知曉了兇手的身分,而為了找到回去的方法,朴光浩決定在2016年尋找30年前離開她身邊的老婆,也決定要找出這位兇手的真面目,而當然的,不止遇到了難纏的男女配角,也遇到了30年前的同事。
首先,演技的部分我不得不誇獎一下,在這部戲裡頭有許多的心境轉換,而同樣的人,在面臨了心境轉換之後改變了個性,卻又要保有原來有的部分,在這點上,演員們真的演得很好,你可以想像的是,你要先投入到一個冷血的角色裡頭,然後在後半段加入了感情,卻又要偶爾表現的冷血,但是其實心中早已有了溫度,這部分,我真的佩服。
稍微統整一下這部戲要心境轉換的地方,包括得知兇手真實身分,得知男主角家人下落,以為自己不害怕死亡卻真正得面對死亡,以為自己是孤單一人卻發現並不是,當然,最常見的就是一頭熱的要抓兇手的朴光浩面對死者家屬時所作出的心境改變,從頭到尾,演員的演技真的是讓我非常讚嘆,不管是誰,甚至是兇手的心境,都能夠變化自如,演技這點在這部真的是上上作。
這其中,自己最喜歡的環節應該是在男主角女兒,妍皓,因為經歷了童年的總總事蹟之後,以為自己已經不害怕死亡了,便孤身一人去引誘兇手,結果被兇手逮住之後差點喪命時,才發現那瞬間的感覺是自己從未體會也不能接受的,當下心境轉換跟表現出來的情緒都令人觀眾能夠有很好的共情。
在觀看當時另一個讓我覺得很棒的地方,就是這部戲基本上是沒有任何交代不清楚的部分,所有的支線,都是拼湊最後結局的線索,伏筆一個接一個,你以為的兇手不是兇手,你以為的巧合不是巧合,你以為的好人也不一定全是好人,所有繞來繞去的疑問,終將會得到解答。
所有的電影或戲劇,都會有主線跟支線,比起許多劇集會有冗長或是無意義的支線,這部戲的支線全部都跟主線有關聯,而這些支線就像是拼圖一般,所有的支線裡頭都可以拿到幾塊拼圖拼到主線裡頭,而當所有的支線結束時,回歸主線的我們就會發現,這幅拼圖的最終模樣已經顯而易見,就剩下後面主線的拼圖拼出來就可以了,有的時候有些劇的支線真的會想要快轉,但是這一部真的完全不會。
在這部戲當中,警察終於不再是醬油團體了,不是那個沒什麼用,從頭到尾打醬油又送頭的部分,而是有著非常多分工,分析的過程,追捕,逮捕,破案,甚至成功的審訊還要面對死著家屬這些非常吃重的戲分,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把警察的辛苦點滴給演了出來,而一部緊張又扣人心弦的警匪戲,這部當中居然還加上了一點點搞笑的元素,就好像黑紙當中又點了幾滴白色,非常的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自己覺得是主角面對被害者家屬時所需要面對的對方情緒,一切的悲傷憤怒情緒都必須是要男主角親自承受的,案件不是抓到兇手就結案,安撫家屬也是案件中的一部份。
雖然是穿越到未來的戲,但是其實穿越的年份是從1986到2016,所以在現實中我們可以大概想像是從過去穿越到現在,你不用怕看不懂又或者是有太多的科幻不能理解的部分。
當然,跟所有的戲劇都會出現的一樣,情這個元素依舊有在這部戲中出現,但是愛情的比率是偏低的,甚至有許多愛情都變成了犯罪的動機了,而相比之下,親情的比重就重了很多,就算是朴光浩在尋找他的老婆好了,但是同樣是家庭中的一部份,不也是親情嗎?這也讓這部劇並沒有在感情線上有著太拖沓的劇情,而感情線上最重要的神來一筆,就是在男主角要回過去時,2016的女兒在他轉身之後自然地叫了一聲爸爸。
當然,一部劇有好,就有壞,以下就來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不好的地方,還有一些BUG吧!
在這部戲的後半段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證物時,卻因為碰巧之間,這個證物被朴光浩帶回到30年前,而後來朴光浩回到30年之後,又要在2016年的世界找回被他遺忘在1986年的證物,而找到之後卻還真的在證物上面可以採集到兇手DNA,這樣算來算去應該都過了30年了吧!這樣真的還可以驗到嗎?雖然我記得好像有超過幾十年還依然可以採集到DNA的案例在,但是這枝筆其實只有稍微碰到被害者腳部而已,我自己其實很懷疑這樣的程度是不是真的留下的DNA可以殘留那麼久。
在中後半段的某一集當中,真正的兇手在殺完下一個目標之後,仰頭望向天空,終於露出了真正的身分,雖然許多人看到可能會有,哇!真的是他的感覺,但是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這種直接公布答案的感覺,這樣比較直接的公布真實身分,會有一種把前面推理的部分所醞釀出來的懸疑氣氛有點推翻的感覺,之後看待這個角色時,觀眾的立場與想法,視角等等的都會不太一樣,這樣後頭的推理戲份就少了一層懸疑感,當然也因為如此,後面的劇情可以多了一條在兇手身上的戲分,讓觀眾處於上帝視角之後,看著主角與反派的對手戲替他們感到緊張,但是揭曉謎底的方式我還是不太喜歡。
最後是我自己覺得有點小可惜的地方,那就是小朴光浩的部分,依照最後一集小朴光浩的命名時間點,小朴光浩是在男主角辦完2016所有事情後回到過去時,意外幫助到小朴光浩的母親而被母親命名,但是這就有一個時間點上的問題了。
在朴光浩第一次穿越到2016年時,忙內隊長之後對朴光浩這段時間失蹤的說法是,朴光浩去隧道追犯人後失蹤了三十年,那這樣就代表說這三十年之間是沒有朴光浩這個人的,可是朴光浩卻在這個時間點遇到了應該要在過去被他救過的小朴光浩。
那麼問題來了,第一,假設說時間軸的設定是單向的時間環,所有過去的事情都會改變未來,那這三十年之間朴光浩都沒回去所以他才被說失蹤三十年,那麼就不會有人救到小朴光浩的母親,自然就不會有叫做朴光浩的這個小員警,男主角也不會在未來遇到他。
第二,假設說時間軸的設定是一直循環的莫比烏斯環,那麼就代表說男主角回到過去這件事情就一定會發生,才會出現被事件調查完後回到原本時間線的男主角救到小朴光浩母親的這件事情,可是這樣就有一個問題,那麼原本的時間環的閉環點在哪裡?如果按照劇情中的劇情來說,兩個朴光浩時間環應該要是這樣,男主角會失蹤->去到2016的光浩遇到小光浩->小光浩被殺->男主角解決完所有事情回到過去->男主角救到小光浩媽媽,後者順利產下小光浩->然後小光浩長大遇到...不他不會遇到男主角,因為男主角已經回到原本的時間點了。
也就是說這部分,編劇把兩個時間軸的設定搞混了,大小光浩的出現與相遇要建立在第二種,時間軸為莫比烏斯環的設定上,可是劇中的世界線卻是第一種,直線向前的,又沒有在劇中發現其他多重宇宙或是平行宇宙之類的設定,看起來就是單一時間線,這就代表這個大小光浩的設定出現了穿越劇最忌諱的BUG了。
總結
《隧道》在當時創下了電視台的高收視紀錄,自己在觀看之後也不負期望的打了一個很高分的分數,當中,人物刻劃,事件的反轉,劇情的推動,謎題的解開速度等等,完全就是快狠準,沒有太多拖泥帶水,也沒有太多的過於煽情片段。
人物設定與每個人物後來的成長與反轉,將這部劇的分數加分了不少,要知道的是,如果一個角色從一而終的人設相同,表情相同,心境也相同,但是他的劇情又占大部分,又沒有什麼精彩片段的話,那就很容易讓觀眾看到那個角色就想快轉。
《隧道》從頭到尾成功的用他自己的步調與風格,講述了一部穿越時空的刑偵犯罪片,不只讓大家成功進入了他的世界觀中,跟著眾人在面對罪犯時,觀眾們也會一起緊張,看到他們找到情感依附,或是男主角找到過去夥伴時,也會一起開心,讓大家對這部劇中的角色產生了一樣的情感,是這部劇成功的一點。
當然,上述所提到的大小朴光浩的確是這部劇最大的敗筆之一,慶幸的是,小朴光浩的戲分算不上太多,並不會因為這個BUG而讓眾多劇情產生問題。
評分
《隧道》在當時我看完之後,的確在我心中留下了不低的位置,但是在看完其他相似類型的劇集加上多刷之後,自己慢慢梳理其中的劇情,便也就慢慢地找出了比較不合理之處,尤其是最後大小光浩的部分扣了一點分,不過瑕不掩瑜,《隧道》還是一部非常棒的韓劇,最後,我給這部的評分為~
4.5/5分
以上就是這次我對於《隧道》的劇評,如果有任何想討論或是糾正的也歡迎到下方留言,那我們就下次再見囉~